欧美综合欧美视频,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15,久久国产精品美女,亚洲91av视频

當前位置:首頁 >> 閩南風情 >> 閩南南音

閩南南音

點擊數:3100 更新時間:2015-04-27 21:53:03 來源: 廈門生活、逛路島_逛鷺島-返回
“南音”亦名:“南樂”、“南曲”、“弦管”、“曲管”,流行于福建泉州 
廈門及漳州等地區,在臺灣及南洋群島華僑旅居地也很盛行。 
南曲是很古老的樂種,其起源的年代,至今未見歷史文獻的證明,因而眾說不一。但就目前較為一致的看法,認為南曲蘊藏于唐,形成于宋元,發展至明清兩代已是非常繁榮。南曲是以“指”、“譜”、“曲”三大部分組成的,“指”即“指套”,是一種有詞、有譜、有指法的套曲,共約48套,每套都有一定的故事情節,既可作演唱曲,也可作器樂演奏曲。“譜”則是器樂曲,附有琵琶指法,沒有詞,專供樂器演奏用,共有16套。“曲”也稱“散曲”、“草曲”,這是南曲中數量最多,流傳最廣的部分,其數量有千首以上。“南曲”曲詞大體分為抒情、寫景、敘事三大類,而“譜”則重于寫景、抒情。南曲樂器主要有琵琶、洞簫、二弦、三弦、品、(曲笛)南噯、(中音嗩吶)拍板、響盞、四寶、狗叫、木魚、雙鈴等,此外,笙、古箏及扁鼓、云鑼、銅鐘、小鈸及二胡、揚琴、革胡、大提等也常有應用。“南曲”的琵琶有四相十品位,在演奏或伴奏中起指揮作用,這點與唐代宮庭音樂極其相似。“南曲”的洞簫也稱南簫,規格是“十目九節,尺八六孔”,與唐代傳入日本的“尺八”(唐簫)也有相似之處。南曲有四個管門,即:“五空管(G調)五空四×管(C調)四空管(F調)倍思管(D調)。如以“品”(笛)演奏,則稱“品管”,定調提升一個小三度,以此類推。“南曲”的記譜方法也是以琵琶彈奏指法為依據,其節拍分為 
“散板”、“七寮”(8/2)、“寬三寮”(4/2)、“緊三寮”(4/4)、“迭拍”(2/4)、“緊迭拍”(1/4)六種。“南曲”的曲牌相當豐富,總計在120個以上。由于南曲的曲調清晰優雅、婉轉柔和,因而深為廣大人民群眾所喜愛,千百年來,繁盛不衰。 
廈門“南曲”是明末清初由晉江地區傳入的。由于廈門是對外通商口岸,文化比較發達,受到現代音樂的影響也比較大,這對廈門“南曲”的發展無疑起了積極的推動作用。比如在唱詞文字的整理訂正方面,對音準、強弱、快慢對比的應用以及演唱員對樂曲感情的理解、分析、處理、表達等等,較之傳統的平鋪直敘的格調更細膩、更和諧、更動聽,逐漸形成廈門獨特的風格。在近代廈門“南樂”史上可謂人材倍出,其中首推對廈門南曲有巨大貢獻的林霽秋先生。林霽秋先生1912年出版的,《泉南指譜重編》及1943年編著的《南曲精選》13集兩部巨作,填補了中國南樂史上重要的一頁。又如林祥玉先生(1914年)所著《南樂指譜》四本,對古 
本訛傳新翻校正,一直為后人所延用。再如由紀經畝、吳深根、吳萍水、洪金水、薛金枝、萬舍、黃蘊山等樂壇高手于20世紀30年代為英國“興登堡”等公司所灌錄的30多片唱片,是我國南音最早的唱片資料。廈門南樂經過歷代先賢的努力,已經形成自己獨特的風格,得到國內外南“樂”(音)界的承認和推崇。 
廈門南樂在繼承先輩藝術成果的基礎上,又有了新的發展,創作了一大批新曲目,比如器樂合奏《閩海漁歌》,洞簫獨奏《聽見杜鵑》,表演唱《廈門金門門對門》、《出畫堂》、《臨江樓會》,大型南音樂舞《南音魂》,大型南音樂舞《長恨歌》均獲得全國、福建省藝術比賽、會演大獎,其中大型南音樂舞《長恨歌》榮獲國家文化部第十屆文華新劇目獎及表演獎(演奏)。



【責任編輯:1757099988autoqq

大家推薦

留言評價

共有0條評論
重要提示:
你設置的聯系郵箱是*: (當有人給你留言回復之時,聯系郵箱可以及時通知你)
我們建議你填寫正確的郵箱地址,如果你之前填寫郵箱地址是錯誤的可以通過 【修改資料】 來重新設置
商業推廣版塊信息發布免費開放
加入圈子

【點擊這里 - 掃描二維碼加入主題圈子】

關閉
主站蜘蛛池模板: 黑河市| 洪湖市| 平原县| 赣榆县| 板桥市| 宜都市| 银川市| 宁波市| 清徐县| 建昌县| 永年县| 溧水县| 彩票| 南溪县| 舒城县| 葵青区| 绥棱县| 固阳县| 晋宁县| 应用必备| 丰都县| 台中市| 石屏县| 兴义市| 台东市| 泾阳县| 贡嘎县| 太保市| 金堂县| 齐河县| 满城县| 厦门市| 四平市| 米林县| 塔城市| 临潭县| 阿拉善右旗| 武隆县| 南城县| 曲周县| 奈曼旗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