欧美综合欧美视频,99久久er热在这里只有精品15,久久国产精品美女,亚洲91av视频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點(diǎn)擊數(shù):2917 更新時間:2016-08-14 00:00:03 來源: 廈門生活、逛路島_逛鷺島-返回
 阿翔,35歲,土生土長的廈門人。在他的記憶中,中山路與廈門人的生活息息相關(guān)。走在中山路上,兩邊的騎樓記載著老廈門悠閑的午后;一頭是文化宮,一頭是海濱公園,廈門一座“慢城”的聲色就全在這兩點(diǎn)一線之間了。

<a style=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" title="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"/>

▲1980年代的中山路

阿翔已經(jīng)很久沒有認(rèn)真逛過中山路了,因?yàn)槿缃竦闹猩铰?,雖然依然人潮洶涌,但已經(jīng)離廈門人的生活越來越遠(yuǎn)。以前,中山路上要什么有什么?,F(xiàn)在一眼望去,一邊是閩臺特產(chǎn)店,一邊是文藝范的飲料伴手禮店,業(yè)態(tài)之單調(diào)令人厭倦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中山路上閩臺特產(chǎn)以及以趙小姐為代表的文藝伴手禮店各占據(jù)了半壁江山

可是,從前的中山路可不是這個樣子的,這里有著阿翔美好的童年。面對著一間間的閩臺特產(chǎn)店、文藝伴手禮店,阿翔的舊記憶不斷涌現(xiàn)出心頭……

PART1 東段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88年中山路商圈地圖(楊羽翔 收藏)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市公安局大樓

中山路東端對著一個龐大的建筑物,是廈門市公安局。門口的廣場顯得冷冷清清,倒是很符合公安局莊嚴(yán)的身份。但是這里,老廈門人卻還是習(xí)慣稱之為“文化宮”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的文化宮

老文化宮建于1957年,是典型的蘇式建筑。原5層,90年代再加高1層。樓頂上 “廈門市工人文化宮”八個大字十分醒目。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,是文化宮的黃金時期,那時除了經(jīng)常舉辦講座、展覽、培訓(xùn)班,還有燈謎、象棋、影評、卡拉OK、電子游戲等活動。文化宮是廈門人周末休閑娛樂的好地方,文化宮前的廣場總是門庭若市,歡歌載舞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9年的文化宮(李世雄 攝)

世紀(jì)交替之際,舊文化宮被拆除,建起了龐大的新大樓。新大樓粗獷的肌理似乎與中山路騎樓的細(xì)膩顯得有些格格不入。廣場上能遮陽的綠樹沒有了,夏天里少了知了的鳴叫和乘涼的市民,文化宮也就少了一點(diǎn)生活的氣息。2008年,文化宮搬至文化藝術(shù)中心,新大樓改由市公安局使用。門口的廣場就更安靜了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▲中山路東段街景(原中華路)
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中山路東段街景(原中華路)

中山路從文化宮起到拐角處老一輩習(xí)慣叫中華路(因?yàn)?980年才被并入中山路)。中華路上的騎樓大多還是原本的結(jié)構(gòu),但是店鋪早已面目全非。現(xiàn)在僅有1980燒肉粽還算的上是本土一點(diǎn)的餐飲。2006年西段辟為步行街。2010年全線辟為步行街。可是由于東段人氣一直旺不起來,又考慮到思明醫(yī)院車輛出入的問題,因此2012年步行街的范圍又縮短至古城路口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80年代的中華路,左側(cè)7層建筑為中華商場,是東段最高的建筑,后拆建為名匯。

如果說中山路原中華路段還保留了一點(diǎn)民國時期騎樓的樣貌,從古城路口開始,就是中山路舊城改造歷史的縮影。從古城路口至思明路口先后建起了宏輝廣場、大陸商廈、名匯廣場、達(dá)意商業(yè)城、中華城等住宅小區(qū)或商業(yè)綜合體。同時也拆除了大面積的老街區(qū)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80年代的中山路兩側(cè)都是密密麻麻的樓房

2004-2006年,是廈門舊城拆遷最迅猛的幾年。那些年有好幾個商場先后開工、開業(yè),1/3的老市區(qū)因此消失。但是由于建成后供給過剩,原住民的減少,以及商場經(jīng)營、管理不善,大多這樣的商城除了沿街的店鋪外,里面像一個鬼城。在這一帶,聯(lián)華超市、臺灣小吃街、海螺灣兒童百貨、銅鑼灣百貨、天虹百貨(超市)、狐貍城名品折扣、皇朝古玩城、環(huán)球奧斯卡、來雅百貨、中閩百匯等都沒存在多久就停業(yè)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走進(jìn)名匯廣場,商鋪已經(jīng)關(guān)得所剩無幾。中庭廣場里竟有市民在打起了羽毛球。

名匯廣場的一邊挨著霞溪路。如今的霞溪路早已不是記憶中那個“下溪仔”。原本這里有無比熱鬧的霞溪小商品市場,還有霞溪澡堂、霞溪旅社、霞溪小學(xué)、霞溪福音堂。以前阿翔常常跟家人來這里買干貨,逢年過節(jié)饋贈親友。2000年,霞溪拆遷,兩邊都建起了商場。道路拓寬了,但原本熱鬧的情景卻從一去不復(fù)返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霞溪路街景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80年代的霞溪市場占路為市,頂有大棚遮擋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的霞溪小商品市場門樓

在走進(jìn)中山路的那一刻就能注意到一棟怪物般的大樓,在騎樓當(dāng)中鶴立雞群,它就是霞溪路口的宏輝大廈。其外貌中尖銳的棱角不僅缺乏美感,而且嚴(yán)重破壞了中山路一帶的天際線。中山路一帶的建筑物平均3-5層,而宏輝大廈卻高達(dá)20-30層,與周邊的環(huán)境很不協(xié)調(diào),是舊城改造一大失敗案例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宏輝大廈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80年代初的未建宏輝時騎樓原本的模樣

再往下是中華電影院。以前廈門能看電影的地方不多,中華電影院曾是阿翔看電影首選的場所。中華電影院在中山路建成的時候就有了,1995年拆除重建后加高了一層,不過外觀仍然仿造舊時的模樣。如今雖然放映廳重新裝修了,設(shè)備也更新了,但還是無法媲美其他的大型現(xiàn)代化的影院。電影院的隔壁如今是文創(chuàng)賣場。在10年前,這里還有已經(jīng)隕落的廈門著名的民營書店——光合作用書屋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中華電影院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的中華電影院,還是民國時期的老樓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2000年代末的中山路,盛極一時的光合作用書屋于2011年歇業(yè)

人民劇場緊挨著中華電影院,于1958年設(shè)立,原本高3層,主要表演戲曲。今天的建筑高5層,建于1990年代初,下面做商場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中山路人民劇場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80年代的人民劇場舊樓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人民劇場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80年代中山路中華電影院一帶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中山路中華電影院一帶

PART2 思明路口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88年中山路商圈地圖(楊羽翔 收藏)

中山路思明路口,是中山路最熱鬧的十字路口。路口西南角那棟建筑改成金鷺首飾不知不覺也十幾年了,但是老廈門仍然改不了口稱這里為“綠島”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中山路金鷺首飾(原綠島)

解放初開業(yè)的綠島飯店曾經(jīng)是廈門最頂級的中餐廳,阿翔二叔的婚宴就在此舉辦。綠島也是廈門90年代前為數(shù)不多有經(jīng)營西餐的餐廳,阿翔印象中綠島的面包很有名,類似后來的特香包招牌面包,要排很長很長的隊(duì),而且限量賣。后來,一樓大廳改冰飲區(qū),有酸梅湯、綠豆湯、四果湯、刨冰等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80年代初的綠島飯店

1990年代末,綠島飯店歇業(yè),整棟樓改為迪生精品商場,但沒過多長時間又轉(zhuǎn)手給金鷺首飾直至今日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的綠島酒樓

東北角是大陸商廈,中山路比較早改造的商城。新的建筑有著濃濃的歐陸風(fēng)格。未建大陸商廈之前這里原本是五金交電商場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中山路大陸商廈(原五金商店)
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的五金交電商場

東南角是中華城,為中華片區(qū)最大也是經(jīng)營最成功的商場。不過建這個商場的代價是拆除了11條街巷。以前中華城的范圍內(nèi)街巷交錯,阿翔還記得讀書時在臺光街、普佑街找同學(xué)的情景。沿街的部分以前是光華藥房的店面。這間光華藥房是當(dāng)時廈門最大的藥房,歷史可以追朔到民國時期的前身萬記藥房。隨著中華城的建設(shè),光華藥房也不得不搬離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中山路中華城(原光華藥店),騎樓建筑為新建,但立面仍然延續(xù)舊時建筑的風(fēng)格

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90年代初的光華藥店
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90年代初光華藥店夜景,以前繁體美術(shù)字的招牌很好看

過了思明路口前沒多遠(yuǎn)就是局口街口。局口街一直是廈門中山路周邊最窄但最熱鬧的街。路口處大榕樹下以前黃牛很多,見到有人經(jīng)過就問要不要“換港幣”。大榕樹邊的店面80年代是中梅理發(fā)廳,阿翔也在那邊理過幾次發(fā)。后來改成中梅影音,是中山路規(guī)模比較大的音像店,阿翔更是經(jīng)常去光顧。2008年以后,隨著互聯(lián)網(wǎng)音樂越來越便利,音像店這個業(yè)態(tài)幾乎絕跡了,而中梅還一直撐到幾年前才被趙小姐的店所取代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局口街口的趙小姐的店(原中梅理發(fā)廳)


在中山路還不是步行街的時候,騎樓靠馬路一側(cè)有隔離欄桿,早期是海鷗圖案的(廈禾路是花草圖案)。到了90年代改為不銹鋼。2006年中山路改步行街的時候,這些欄桿也一并拆除了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還記得海鷗圖案的隔離欄桿嗎?

走到這里阿翔不僅嘆了一口氣。原本廈門最大的書店新華書店如今卻只剩下1/4塊招牌,并且被伴手禮擠到二樓以上的區(qū)域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中山路新華書店

在還沒有外圖、光合作用的年代,新華書店是阿翔每去中山路必去的地方。除了看書、買書,阿翔更喜歡到書店夾層有買唱片磁帶。到5層買電腦軟件、游戲。旁邊還有一個古舊書區(qū),專門買賣二手書。不是為了收藏,而是為了省錢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的新華書店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80年代從舊文物店望中山思明路口,如今畫面中的騎樓多已拆除重建。

90年代的中山路是極度商業(yè)化的。當(dāng)時還沒有設(shè)立步行街,所以中山路上車水馬龍,人車混雜。記得當(dāng)時的的士還是“小紅”,公交車是兩截的。建筑物上各式各樣的廣告牌延伸至馬路中間,那時幾乎使用的都是繁體美術(shù)字,字體都是專門設(shè)計(jì)的,雷同的情況很少。因此走在中山路上,有如走在香港旺角。


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▲1990年代初中山路的繁華街景

PART3 西段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88年中山路商圈地圖(楊羽翔 收藏)


大中路口處這棟五層的騎樓以前是廈門第一百貨,廈門人慣稱之為“一百”。一百曾是廈門最紅火的百貨商場,也是阿翔兒時最愛逛的兩大商場之一(另一個是??诘娜A聯(lián))。后因市場變遷,原第一百貨逐漸沒落。幾度易手之后,如今由夏商百貨接手經(jīng)營,沿街店面現(xiàn)在運(yùn)動品牌在使用,樓上閑置。但是去一百購物的情景仍是老廈門抹不去的回憶。

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中山路第一百貨舊址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80年代初中山路第一百貨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中山路第一百貨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6年中山路一百周邊

一百隔壁的騎樓樓頂有一鐘樓,是中山路最高的老建筑。民國時期是華僑胡文虎設(shè)立的“永安堂”,在80年代是廈門市圖書館,后來又做過華僑友誼商場,現(xiàn)在是伴手禮店。欣喜的是,有一段時間建筑的外立面被某運(yùn)動品牌的廣告牌包得嚴(yán)嚴(yán)實(shí)實(shí),現(xiàn)在終于又露出了原本的模樣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中山路鐘樓建筑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鐘樓建筑是華僑友誼商場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鐘樓建筑的外墻曾被廣告牌遮得嚴(yán)嚴(yán)實(shí)實(shí)

水仙路口處原本的安踏,原本是廣豐飯店,歷史悠久,是個大眾化的飯店,除了有廈門菜,還以廣東菜聞名。1993年,這邊變成了廈門第一家麥當(dāng)勞。麥當(dāng)勞是廈門引入的第一個洋快餐品牌,開業(yè)時嘗鮮的人萬人空巷。這家店里面還有兒童游戲區(qū),所以當(dāng)時很多小孩吵著要來麥當(dāng)勞過生日。麥當(dāng)勞之后,肯德基、必勝客也接踵而來。后來還出現(xiàn)了奇肯帝、快樂蜂等已經(jīng)消失了的洋快餐品牌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中山路水仙路口的安踏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80年代初的廣豐飯店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的麥當(dāng)勞店招,最早使用的是繁體字

黃則和的花生湯也是阿翔小時候喜愛的小吃之一。黃則和與吳再添、新南軒、好清香被稱作廈門傳統(tǒng)的四大小吃店。不過新南軒沒了,好清香改為酒樓,吳再添多做本地人生意,而黃則和以地段的優(yōu)勢與成功的宣傳,成為游客來廈門必需光顧的小吃店。以前沒多少游客去,品質(zhì)也不錯?,F(xiàn)在店里看到人山人海的游客,就望而生畏了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中山路黃則和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的黃則和

再提一下已經(jīng)消失的廈門本土品牌—FUN。在上世紀(jì)90年代初期,恰逢改革開放,西方流行文化在中國具備快速傳播之勢,F(xiàn)UN借助這一東風(fēng)吸引了大批都市年輕人。白底大紅的FUN字logo,相信廈門的70后、80后都有印象。2005年起,面對國內(nèi)外品牌的激烈競爭,F(xiàn)UN因個性化缺失而開始走下坡路。2009年,F(xiàn)UN牌全國近300家門店全部關(guān)閉。當(dāng)時中山路的一個門店就在現(xiàn)在黃則和邊上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6年中山路水仙路口,當(dāng)時有政策不可以使用繁體字。所以中山路上全部換成新的簡體電腦字招牌。

再往下走是中國銀行。這或許是中山路上最“穩(wěn)定”的“商家”,自解放以后就沒變過。只是原本這里是廈門市分行,現(xiàn)在變成了思明支行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中國銀行中山路支行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80年代初的中山路中國銀行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80年代末的中山路中國銀行

1987年建成的東海大廈,高10層,曾經(jīng)是中山路上最高的建筑。分賓館與商場兩個部分。1-4層是華聯(lián)商場,經(jīng)營百貨,即夏商百貨的前身。原本商場是內(nèi)縮的,門口有個小廣場。2014年商場往外拓,新建了騎樓式裙樓,與中山路的騎樓平行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東海大廈與夏商百貨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的東海大廈

華聯(lián)商場共有4層,商品琳瑯滿目。不過以前阿翔一來就直奔夾層,因?yàn)槟沁呌型婢呒半娮佑螒蚩◣?。在那個還是以柜臺銷售為主流的時代,華聯(lián)也率先推出了自選超市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的華聯(lián)商場一樓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的華聯(lián)商場自選商場

東海的隔壁是鷺江賓館。鷺江賓館是廈門早期著名的餐廳與賓館。周末阿翔會跟家里人去賓館6樓吃早茶。水果甜點(diǎn)上會插有一把牙簽做的雨傘或者孔雀,每個顏色都不一樣。每次阿翔都舍不得扔掉,帶回家里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鷺江賓館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的鷺江賓館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鷺江賓館特有的紙雨傘與紙孔雀(網(wǎng)絡(luò)圖片)

走到鷺江賓館,中山路走到了盡頭。這里老廈門叫“海口”。原本的輪渡碼頭就在這里。1975年才搬到現(xiàn)址。90年代中山路的夜景是非常漂亮的,站在海口回眸,各式各樣的霓虹燈與川流不息的車燈一靜一動,點(diǎn)燃了中山路?,F(xiàn)在霓虹燈因?yàn)楹碾娀旧喜挥昧?,而且中山路的廣告牌也有嚴(yán)格的規(guī)范,不能延伸至馬路中央,因此再也看不到當(dāng)時的情景了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的中山路海口夜景,橫跨馬路兩頭的貝克啤酒霓虹燈十分大氣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▲還記得麥當(dāng)勞叔叔的指示牌嗎?


??诂F(xiàn)在聳立著三棟高樓。1988年建成的海濱、1995年建成的海光跟2003年建成的國際銀行大廈。最有名的當(dāng)屬海濱大廈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▲海口處的三棟高樓

1988年,24層的海濱大廈建成。這個在當(dāng)時可是大件事,它不僅是廈門的最高樓,也是老市區(qū)第一棟高樓。大樓配有直達(dá)24層的觀景電梯,在當(dāng)時的廈門還是新鮮事,很多人專門去海濱大廈乘坐電梯過過癮。高樓頂上有一個餐廳,叫“錦江大酒樓”。餐廳可俯瞰老市區(qū)的全景。那時候往下看,整個老城區(qū)一馬平川,都是密密麻麻的房子。后來錦江酒樓改成了“必勝客”餐廳,一直到今天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在建時期的海濱大廈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的海濱大廈一帶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從高樓俯瞰老市區(qū)

說到必勝客,最早的必勝客在海濱公園的小木屋內(nèi)。60年代形成的海濱公園是廈門人悠閑的好場所。曾幾何時,在海濱公園內(nèi)的鳳凰樹下泡茶聊天或下棋娛樂是老廈門與朋友周末固定的節(jié)目:一壺海堤,幾塊慶蘭餅屋的椰子酥則是打發(fā)時間的黃金搭配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80年代初海濱公園內(nèi)的雕塑

1993年,必勝客進(jìn)入廈門的時候,第一家店就開在海濱公園內(nèi)的海濱娛樂中心。阿翔記得當(dāng)時最有趣的是去沙拉吧拿沙拉。因?yàn)橹荒苣靡淮?,只有一個木碗,所以當(dāng)時大家都在比誰能把沙拉疊的越高,拿得越多。隨著鷺江道的拓寬,海濱公園也沒了。

屬于廈門人的中山路哪去了呢?

▲1990年代初海濱公園內(nèi)的海濱娛樂中心,一樓為必勝客。

或許今天的中山路對于廈門人來說不再重要,或許廈門人也很久沒有逛過中山路了,對中山路現(xiàn)在的商號不以為然,但是每個廈門人心底都有屬于自己的中山路,這份記憶永遠(yuǎn)都難以抹去。你對于中山路有什么記憶呢?歡迎留言與大家分享。發(fā)布一周后點(diǎn)贊最多的三位留言網(wǎng)友可以獲得季莊提供的老廈門茶配一份哦!

本文著重于80、90年代中山路的歷史,對于民國、解放初等時期中山路的歷史,不再贅述。主人公為虛構(gòu)。
街景攝影:映派傳媒

老照片:楊羽翔 紫日
文字:映派傳媒整理

本資訊信息是來自 逛鷺島 小編 通過網(wǎng)絡(luò)收集而來的關(guān)于廈門最新最熱門的本地資訊。
您若也有需要分享的可以直接在我們網(wǎng)站上分享你的內(nèi)容,讓大家都知道。
版權(quán)聲明,本活動信息隸屬網(wǎng)絡(luò)收集而來若有侵權(quán)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及時清除信息。
【責(zé)任編輯:csw8923

大家推薦

留言評價

共有0條評論
重要提示:
你設(shè)置的聯(lián)系郵箱是*: (當(dāng)有人給你留言回復(fù)之時,聯(lián)系郵箱可以及時通知你)
我們建議你填寫正確的郵箱地址,如果你之前填寫郵箱地址是錯誤的可以通過 【修改資料】 來重新設(shè)置
商業(yè)推廣版塊信息發(fā)布免費(fèi)開放
加入圈子

【點(diǎn)擊這里 - 掃描二維碼加入主題圈子】

主站蜘蛛池模板: 蒙阴县| 葫芦岛市| 马边| 饶阳县| 景宁| 景德镇市| 桑植县| 福贡县| 阿拉善盟| 九寨沟县| 广宗县| 台南县| 深泽县| 赤壁市| 内黄县| 离岛区| 林芝县| 临海市| 齐齐哈尔市| 游戏| 忻州市| 云林县| 肃宁县| 新民市| 芒康县| 邵武市| 三门县| 漠河县| 辽宁省| 琼海市| 汽车| 重庆市| 合江县| 安图县| 阳城县| 稻城县| 渭源县| 雅安市| 建湖县| 翁源县| 工布江达县|